临沧市构建全域“乡村旅游+”大格局
近年来,临沧市围绕市场需求,全面加快乡村旅游建设步伐,着力做好融合文章,积极培育“乡村旅游+”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,实现从“美丽乡村”到“美丽经济”的蜕变,把乡村旅游培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。
2022年,全市上下围绕“把临沧建设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和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先行区”目标,做深规划设计,引领和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。制定出台《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》《临沧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》《临沧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实施方案》等政策措施,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新路子。全面启动“百村示范、千村整治”工程,优选102个村开展旅游示范村建设。
不断加大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整合和推广,按照“宜融则融、能融尽融”的原则,实施“乡村旅游+”“+乡村旅游”战略,推动一、二、三产融合发展,使核心产业和乡村旅游相辅相成,形成乡村旅游核心吸引物,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内生动力。突出茶旅融合,加大临沧“茶旅”“农旅”融合项目推介力度,先后建设双江荣康达乌龙茶庄园云顶筑巢半山酒店、凤庆3200红茶文化苑等新业态项目,丰富和提高了临沧旅游产品体系。突出地方特色,打造亚洲微电影艺术节、摸你黑狂欢节、阿数瑟山歌会等地方特色节庆,乡村旅游业与产业互为支撑、良性互动的局面初步形成。
同时,强化项目招引,为“美丽乡村”转化为“美丽经济”注入动力。引进云南景兰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签署《翁丁景区运营合作协议》,积极盘活闲置房屋资产和土地,对翁丁村的文化旅游活动内容进行填充,丰富文化旅游业态。积极推进沪滇合作、农业、交通、水利等涉农资金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,10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完成投资约17亿元。
按照“政府引导,乡村主体,群众自愿,社会参与”的要求,推动乡村旅游发展、民宿建设、观光农业、A级景区创建等相结合,形成村景联动、景区带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。在旅游示范村建设滇红博物馆、芒团手工造纸非遗展示馆、班洪抗英纪念馆、班洪四大嫂饭店等产品,使乡村故事有据可依、有史可讲,增强临沧乡村旅游的内在吸引力。
我市还通过景区带动、“公司+农户”“合作社+农户”、整村推进等形式,有序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。引导村民根据各自资源、技艺特长、发展意愿参与乡村旅游发展,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、创业。旅游示范村通过组建水稻、蔬菜、养殖、旅游等农民专业合作社,通过技术服务、入股分红、订单收购、解决就业等方式,形成利益联结机制。
目前,全市共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1464家,直接、间接带动农村就业3.6万人。2022年,临沧市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585.38万人次,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27.39亿元。
编辑:大自然保护网